老一点的球迷应该还记得一个人,霍顿。他曾是中国国家队的主教练,1998年被聘为中国队的主帅。
他上任期间还是很有特点的,442的长传冲吊、平行站位战术,是球迷们记忆里最深刻的画面。拿到球以后,后场球员起高球,就往前锋头上砸,摆渡之后队员接应,然后快速打推进。
这种简单、实用的套路,让人印象深刻。
不过他的执教时间并不长,只有一年多左右的时间就下课了,后面是换别的教练执教。
话说霍顿下课的时候,曾有个感人的画面,就是许多球员联袂向领导表示,说霍顿是一名很不错的教练,不要让他走,在他身边我们能学习很多东西,提前让他走有点遗憾。
国脚们都在挽留这名教练。
这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也是颇为难得。教练走了,很少说有球员主动请缨要留下,然而霍顿他就有这样的魅力。
后来有专业人士进行采访,了解过这里面的内幕,结果发现球员们信服霍顿,尊重这名教练是因为他很专业,教的东西也很接地气。
怎么跑位、如何传球、射门怎么射,定位球该怎么布防,都手把手地进行指导,耐心地给每个队员们进行调教。
亲力亲为的表现,也很认真,这让霍顿获得了很多球员的好感。
许多国内球员纷纷表示,这让我大开眼界。原来训练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做,来了个国外教练,我就知道怎么干了,很多新的足球理念,学了能让人迅速成长。
这事情大概过去有二十多年了吧,每当回忆起当年霍顿执教中国队的时候,我还记忆犹新。在我印象里霍顿的执教能力不算太高,他并不是里皮那种世界级的名帅,但是他真的很认真。
这种认真、执着的性格,还挺让我喜欢他的。他的到来,算是给中国队选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。
如果说之前施拉普纳的到来,还有点让国足选择外籍教练有点犹豫,霍顿的表现、球员们的意见也是坚定了国足会启用外籍教练的原因。
这也间接促成了后面米卢的到来,帮助中国队冲击世界杯成功,第一次实现进入世界杯的夙愿。
从这件事大家也可以知道,为什么说足球非得要找国外教练,哪怕国足的球员不行也要这么做,这是因为国外教练他来执教会有个好处,就是会带来先进的足球理念。
这种理念,是你一辈子训练足球所无法达到的高度。
这里的足球理念,它包含的内容非常多。有技战术方面的发展思路,战术层面的细节调教,还有足球基本功方面的指导,方方面面。
国外的教练,由于他们长期在欧洲先进的足球环境里去发展,接触到的内容、事情就会比我们多。
而这些东西,国内的球员他没有出国去了解过,自然就没办法去领悟这足球的深度。
打个比方,高位逼抢、边后卫内收的战术。相信许多球迷常看欧洲五大联赛,一定知道这个战术在很多球队都有实施,利物浦、曼城等强队都试验过这样的套路。
有球迷会觉得奇怪,既然这些球队都能踢这个战术,为什么中国队的球员就踢不了呢?比赛能看到、画面录像也有,怎么就学不了对方的这种踢法?
这个的话,就涉及“教”的过程了。
跟学游泳、开车一样,足球战术它的执行、跑位都是有套路的,需要专业的指导。战术执行时,怎么跑、如何抢,还有拦截和队友们的配合该如何建立,这里面是有规范的东西在里面的。
就跟我们学开车,每一步该怎么动,这些细节都要去把握。
那么要学会这样的战术,自然需要的就是得找个懂这个东西的教练在身边,高水平舞台上执教有过这方面经验的人来给你指导。
球场上训练的时候去练,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。好,教练停下来,拉着队员们在身边,一步一步教这东西该怎么做。
由于足球战术实在过于复杂,国外的教练这方面经验要多一些,他来指导队员,这比自己闭门造车发展要好很多。
自己闷头学,发现问题还不知道;有水平的教练在你身边,出现问题可以马上指出来,立刻教你怎么做,马上你的水平就能提升一个台阶。
在足球岗位上,教练这个位置是非常关键的角色,他是一名球员能否提升的重要因素。遇到一个好教练,会是许多球星的福气。C罗、梅西等球星,也是得益于他们职业生涯中遇到了不少好的教练来指导他们,加上自己的天赋努力,最终实现职业生涯的发展。
这就像我们学习一样,学不进去,成绩差,一样得请个好老师来教你,你总不能请个差的老师来给你指导。差的老师发现不了问题,你没法改,那么以后还是很差。
而在好的老师指导下,慢慢发现问题并且改正,才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
中国足球它也需要有这么一个过程,来实现技术上的突破。